权当种出自家蔬 ——读夏潮先生书法 ■吴川淮  夏潮先生的书法让人眼前一亮,感觉他笔下有一股民国之风,不造作,不扭捏,自自然然地写,写出了自己的心境,也写出了一种自我。时下书法多是炫技,但看到夏潮的书法,感受到的是一种朴素,但朴素之中有蕴藉,墨色之间熠熠见乎其精神耳!书法难乎?感觉很难又很容易,但写出自己,实在不易。夏潮先生少时打下扎实的书法童子功,之后从未间断。可以看出,他对传统是很认真地练,且有一种切身的感受。我的体会,一个人但凡要入书法之境,是要脱胎换骨地掉几层“皮”,独上高楼,衣带渐宽,灯火阑珊,夏潮先生都完成了。他是在坚持的韧性中,水到渠成地写好了,写出了晓岚色微、临水意静的张力与气度,也写出了素处以默、犹如惠风的雅致与隽永。
书法不是写得漂亮就好,很多人的字写得漂亮但不是书法。书法写出自我的真实,自我的性情,才是艺术与书写者的合一。这需要笔与纸之间的打磨与缱绻,更需要一个人慧心地体悟与转化。夏潮先生就写出了这种本色。我读他的书法,感觉的是他的襟怀与情感,他的骨力与精神。读他的书法,可以感到他从容不迫的宽容与淡雅。当然,他的书法有时候根据内容的不同,也写出一股超群出众的劲力,那是内容与人的统一。 对他的书法,可以定义于文人字,积健为雄,阅音修篁,采采流水,蓄素守中。其自然所带的那种书卷气逼人而来。夏潮先生读书入墨,把读书中所养的那种沛然的浩然之气发于笔端,其气势,其气韵,自有一种大的气象。他笔下的精气神,恰是他心身余闲的那种雅致,是拿得起又放得下,亦是在恭敬地作文,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,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体会传统,笔兴冲淡,在不期然中写出了自己。书法之妙,在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的妙绝天然。他在笔墨处求章法,更从无笔墨处求章法。 他的书法,倾向于一种北魏方正之间的变化,字体在方中求圆,笔画苍劲有力。他的书法并不是有意识去追求那种形似,只是在笔中寻找那种气韵,但他同时又表现得很自然。在一些榜书的题写上,有意形成一种笔墨的对比。有的小楷作品,倒有王宠的意味。他对书法,有自己的审美,应和着自己内心的节奏,纡缓舒畅兼之峭拔力促,弦歌发中流,青崖列云树。书法是形中寻道,是在笔墨的挥运之中,获得一种圆融和谐。我在夏潮先生的书法中很强烈地感受到他是在身心闲适之余,享受着书写的快乐,享受那种在挥运之中所得到的技与道之间的合一和通透其一 万顷笔情生逸气,风声纸上动尘埃。 其中自有精神在,真体内充虚浑开。 其二 毫颖谁如此快然,能融笔墨写山川。 曾经沧海一声笑,今日余闲耕砚田。 其三 真依几案得宽余,笔墨酣时几行书。 沉醉砚田心便懒,权当种出自家蔬。
夏潮,现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、主席团委员、书记处书记,十三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主席。

行书天行健条幅 
行书孺子牛横幅 
行书勿忘中堂 
隶书幼时中堂 
行书加以横幅 
行书人事横幅 
行书李白《将进酒》横幅 
行书光明条幅 
草书对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
|